桐花 世博 BJD 下午茶 端午節
六祖壇經讀經心得--愛徒大善知識菩薩講述〔六祖壇經〕讀經心得:講述者:愛徒大善知識菩薩 於平安書苑 〈一〉 惠能大師--現代修行者的榜樣 〈二〉 人有南北,佛性何有差別 〈三〉 生命的考卷,人手一張 〈四〉 為自己找理由- 無名的生命學習者 〈五〉 雖不中亦不遠矣--神秀大師的答案 〈六〉 五祖忍和尚如是三唱 〈七〉 菩提本無樹--惠能大師的答案 〈八〉 覺如火炬分火—佛佛惟傳本體,師師密付本心- 〈九〉 火種的傳遞--真慈悲的五祖忍和尚 〈十〉 四品將軍的智慧--當別道尋之〈十一〉 網出網入,何時才得盡放之?〈十二〉 不是風動,不是幡動,仁者心動。〈十三〉 言簡理當,不由文字〈十四〉 佛法是不二之法(十五) 同種善根,方聞頓教〈十六〉 不抓住自己是愚是智,只認定佛性無差別(十七) 本性是佛,離性無別佛。〈十八〉 心量廣大,猶如虛空(十九) 心量大事,不行小道。(二 十) 般若波羅蜜(二十一)前念迷,即凡夫。後念悟,即佛。(二十二)如此生活,定成佛道(二十三)最上乘法門--應如是住,如是降伏其心。(二十四)自用智慧常觀照故,不假文字。〈二十五〉誰拿走了我的冰淇淋!佛陀?耶穌?孔子?(二十六)萬法盡在自心,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〈二十七〉頓悟菩提,各自觀心,自見本性。(二十八)若自悟者,不假外求。〈二十九〉般若三昧即是無念(三 十)常自見己過 與道即相當〈三十一〉福德與功德〈三十二〉念佛的真義,端看心念如何,而非心唸如何〈三十三〉在家修行成佛之道〈三十四〉定慧一體(三十五)千年暗夜有明燈(三十六)無念為宗,無相為體,無住為本。(三十七)禪--內見自性不動(三十八)坐禪,元不著心,亦不著淨,亦不是不動。(三十九)五分法身香各自內熏〈四 十〉無相懺悔(四十一)發自心、自性四弘誓願〈四十二〉無相三歸依戒(四十三)一體三身自性佛,不從外得(四十四)諸佛妙理,非關文字。〈四十五〉前念不生即心,後念不滅即佛。(四十六)空誦但循聲,明心號菩薩(四十七)宗趣如樹幹,方便如枝葉。(四十八)佛知見者,只汝自心,更無別佛。(四十九)去假歸實。歸實之後,實亦無名。〈五 十〉三身四智說分明(五十一)一念自知非,靈光常顯現(五十二)乘是行義,不在口爭。汝須自修,莫問吾也(五十三)生滅滅已,寂滅為樂。(五十四)無上大泹槃 圓明常寂照(五十五)非屬渺小,不住偉大。(五十六)只此不污染,諸佛之所護念。(五十七)少留一宿(五十八)空中有聲云:隍禪師今日得道。(五十九)惠能云:我不會佛法。(六 十)惠能沒伎倆,不斷百思想。(六十一)盜法之人?(六十二)無一法可得,方能建立萬法。(六十三)傳法度生,以覺引覺(六十四)只看自性起用多少,展現生命得當否。(六十五)道可道非常道,名可名非常名(六十六)言下便須自見(六十七)道由心悟,豈在坐也?(六十八)以智慧照破煩惱者,此是二乘見解(六十九)自性起用,內見自性不動,名之曰道。(七 十)說一切法,莫離自性。(七十一)在生活中自性起用(七十二)真假動靜偈(七十三)其法無二,其心亦然。其道清淨,亦無諸相。 (七十四)識自心眾生,見自心佛性。(七十五)自性真佛偈(七十六) 滅度之夜,最後一頁 請連結閱覽 金剛經讀經心得--愛徒大善知識老師講述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