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葉問 昏倒羊 盧彥勳 少女 世博 

台北生活八篇-王丹■聯合文學2006 / 04 / 30 (星期日) 【散文】台北生活八篇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4頁之1【王丹】1. 這樣的天氣裡面台北最近變得很「長安居,大不易」,因為連續幾天陰雨淅瀝,天氣濕冷,天空陰鬱。這樣的天氣裡面,大家都是無可奈何。雖然心裡有抱怨,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。於是,勉強支撐起軀體,面對如常的事務,我們像是在灰色中尋找彩虹的松鼠,忙碌中透露出大把的哀怨。比如說我吧:為了禦寒,穿了太多的衣服。結果走起路來十分的囉嗦,不是襯衣的袖子縮到手肘要拉一下,就是腰帶拖下來一截要趕緊塞回去,感覺整個人都在動來動去的走。一邊想念著明媚陽光下的輕快,一面掙扎在冬雨的縫隙中。忽然我會心情開朗起來:其實不就是天氣惡劣嗎?就當作是一次難得的體驗吧?反正,大家都嘛是這樣的難過,權且苦中作樂好了。於是我拐進旁邊的「秀蘭小館」,點了一碗豬腳菜飯,一份酸菜雞湯,一個糖醋排骨,外衣都沒有脫,極為邋遢的樣子蜷縮在桌子前,頭也不抬地狂吃起來,十五分鐘就結束了戰鬥。用眼角偷偷看看四周,好像沒有任何人注意看我。太好了!因為如果是平時,我會覺得這樣吃東西很沒有教養的樣子,但是,這樣的天氣裡面,好像有了正當的理由放鬆要求。用手抹抹嘴,我不禁有點感慨:「這樣的天氣也好,大家乾脆就活得邋遢點,反正這個鬼樣子也不會有人認出來。」於是,蹭蹭地走出飯館。聽到後面服務生大媽喊:「王先生,你雨傘忘了!」我暈!!!2. 關於臭豆腐今天跟朋友去深坑,因為聽說那裡的豆腐很著名,而我很愛吃豆腐(別想歪哦)。結果到了那裡才知道上當了,原來那裡有的都是台灣版的臭豆腐。說是台灣版的,因為還有北京版的臭豆腐──那才是我的真愛。說到北京的臭豆腐,就像豆汁一樣,不習慣的人完全沒有辦法喜歡。臭豆腐那種奇異的味道中包含的香味,貫穿了我的童年成長。「王致和」這個品牌,也在我的記憶中成了北京的通關密語。後來到了美國,在無所不包的中國城,倒是也發現了北京的臭豆腐,但是味道已經太走樣了。回頭說台灣版的臭豆腐,是最讓我體認到自己是外地人的東西。每次到士林夜市,經過巷口的臭豆腐攤位,我都很沒有禮貌地掩鼻而過,因為實在受不了那種味道。而我的台灣朋友聞到,簡直像是見到親人,瘋了一般地衝過去搶購,剩下我一個人──在士林夜市的中心呼喊「北京版的臭豆腐」……3.這次真的有點難過一位十六年前我的北大的老師,曾經與我患難與共的老師,跟我亦師亦友的老師,對我像兄弟一樣的老師,天涯海角地相逢在台北──他來短期講學。明天他要回北京了,與幾個朋友給他餞行。在極品軒。他是那種外表看上去滿輕鬆,其實內心裡「六四」情結滿重的人。跟我和其他朋友在一起的時候,他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提起過去的歲月,那些共同的經歷,共同的朋友,共同的悲歡。我,對於他來說,就像一把開啟記憶的鑰匙,讓他終於可以盡情地重溫過去。他的動情,讓一眾小朋友們聽得雲裡霧裡,只有我,真的只有我,可以聽得出個中的滋味。那種言語中的默契,讓我溫暖極了。這種感覺,就像異鄉中忽然遇到親人。其實,事實也是如此吧?那些看著我長大的老師們,提到我時會有一絲小小的驕傲。而我對他們的完全的信任,也算是一點更小的回報吧?這種互動中間,蘊涵了多少熱血沸騰的時代密碼,多少滄海桑田的感慨歎息,豈是可以為外人道的?!老師我聽到你有了一絲酒意之後,輕輕地自言自語了一句:「唉,你什麼時候能回來就好了。」老師我聽到了。

 

2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簡慶士 的頭像
    簡慶士

    劉謙魔術

    簡慶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